图录号/艺术家:

丁衍庸 1965年作 交脚菩萨(双面画)

图录号:14
拍卖信息
拍品名称:
丁衍庸 1965年作 交脚菩萨(双面画)
图录号:
14
年代:
1965年作
艺术家:
丁衍庸
材质:
木板 油画
作品分类:
尺寸:
61×45.5cm
估价:
开通VIP查看价格
成交价:
RMB:开通VIP查看价格

HK:572727
USD:75600 GBP:0 EUR:0

拍卖公司:
北京诚轩
拍卖会名称:
北京诚轩2009春季拍会
专场名称:
中国油画雕塑 总成交额:1,636.52 万元 成交率:70.91%
拍卖时间:
2009年5月24日至31日
备注:
声 明:
签名:6/7. 65 Y.Y. TING
来源:现藏者直接得自艺术家本人
游戏古今的丁衍庸
─兼论《交脚菩萨》与《甲骨文字/兰》的新发现对丁氏油画之意义(拍品编号?14-15)
丁衍庸自1949年赴港后开始大量创作中国画,50年代他的油画创作中辍数年,60年代初始重拾画笔,但其油画家的身份已渐为国画声誉所掩,连他自己都经常对朋友抱怨:“现在知道我曾经是油画家的人愈来愈少了”。目前所知流传下来他的油画画作仅百余幅,绝大多数为他的后人及学生收藏,少数在美术机构或私人收藏者手中。《交脚菩萨》与《甲骨文字/兰》,为丁衍庸在香港的早年学生收藏达数十年,是第一次呈现在世人面前。这两幅60年代中期作品的新发现,对于研究丁衍庸油画艺术的学者和喜爱丁氏艺术的收藏者,都具备填补某种空白的意义。
如衣淑凡女士曾经在《超越时空的对话:丁衍庸的油画》一文中指出,丁氏有两幅佛教题材的作品,一幅描绘青铜佛像的木板油画《佛》(插图1,见《意象之美》第175页),另一幅乃罕见尺幅巨大的佛立像(插图2,见《意象之美》第173页)。
《交脚菩萨》的面世,以这个新发现的材料,应该可以推断丁衍庸作于1963年的《坐》(插图3,见《意象之美》第176页)描绘的也是交脚而坐的北魏风格菩萨像,只是造型更加概略,仅画出高冠、帔帛和交脚。因此亦可推翻衣淑凡女士囿于当时的材料有限而做出《坐》为“正在冥想的人物”之论断,也可将丁衍庸佛教题材油画的存世数量扩展为四幅。而比较《坐》与《交脚菩萨》(插图4 ,拍品编号14 ),前者无论从绘制的精心程度与画面的艺术水平上,似都逊后者一筹,后者更为完整丰富、恣肆幽默和色彩热烈,大可将丁公评论马蒂斯作品之语移做自况:“经过爆发性的创造,回复了原始艺术的本质,和儿童纯真的天性,以强劲生动的线条,单纯美妙的色彩,收到惊人的效果。”
交脚菩萨题材出自魏晋时期流行一时的佛教造型,其灵感应来自丁公个人收藏。1957年丁氏出借个人藏品举办《玺印造像欣赏会》中,即可见其珍藏之交脚菩萨像。另外在香港艺术馆2008年12月举行的《丁衍庸的艺术时空》大型个展所编着画册,其中发表的一幅历史照片(插图5,见《丁衍庸的艺术时空》第309页),背景是新亚书院艺术专修科第一届师生美展,赵无极右后方展出的丁衍庸油画就是交脚佛像题材,也就是说丁公在1958年之前就开始了此类题材的创作,这是从文献资料来看丁公最早的一幅佛像油画,但遗憾的是此画至今下落不明。
至于在丁氏油画中占有相当比例的双面画,据他的学生所言,是因为当年穷困时,缺少作画材料,只能于一块木板上重复绘画,或是拿背面来使用。《交脚菩萨》也是双面画,但另一面已比较模糊,应也为抽象文字符号。
《甲骨文字》与《兰》的双面油画(拍品编号15)是典型的丁衍庸借由引用甲骨、金文等古文字体入画的作品。其灵感当来自他从1929年开始收藏的数以千计的玺印,对此类文物他推崇备至:“那种印划的线条,始终不懈的力量,蕴藏无尽的内容,生气蓬勃的神韵,已非其它古器所能及。”就在这些收藏的古代玺印中,他发掘出原始艺术的童真和稚拙,更深入研究原始符号与现代艺术的共通之处。大约从50年代中期即大量实验,取其神韵,变化其造型,创造新的结构,文字、符号、图像三结合,打破现实和想象的界限,远远超出他曾尊崇的马蒂斯的艺术实践,缔造出一个古拙神秘的个人艺术世界。
此画的一面似为“兰”字(插图6,拍品编号15背面),“门”两侧框内短横被改作“日”、“月”的象形,居中的“柬”字,四个方框内又分别写有“草”、“丝”、“胡”、“戈”四字(从左上角按顺时针方向读起)。本幅并非首见,与此前台湾历博个展展览过的《甲骨文的联想》(插图7,见《意象之美》第105页)一作创作时间相同、构图一致,仅有细微差异,所以这是已知发现的第二幅丁衍庸写“兰”。
另外有趣的是,笔者发现集中在1964这一年内,丁衍庸至少有三四幅带有个人情感纪念性质的古文字题材油画。如《胡》(插图8,见《意象之美》第104页),高美庆博士认为有可能是为了纪念丁的第二任妻子胡赛碧;《关》(插图9,见《意象之美》第105页),高博士认为可能是为了纪念关紫兰而作,她是丁衍庸在神州女校任教时的得意弟子,后留学日本成为知名画家。本幅《兰》以及《甲骨文的联想》也都作于1964年,应该也可能是为了纪念关紫兰。
另一面《甲骨文字》(插图10,拍品编号15正面)则出现以往丁公油画从未见过的抽象文字组合形式,上方为“中”或应为“牛”,因丁衍庸崇敬明末宗室画家牛石慧,有“牛君”的笔名,极为喜爱用“牛”入画或作印。下方似为“虎”与“鸿”字相对。因丁氏肖虎,尝自署“丁虎”,他又有笔名“丁鸿”,暗喻自己如南来孤雁,只身在港。以“鸿”、“虎”两字组合在丁公的油画并不少见,至少应有四幅《鸿虎》(插图11,见《丁衍庸的艺术时空》第120页),又或者从“丁”、“鸿”两字组合的油画还是印章中,但都未尝见有本幅“鸿”字的写法。所以还有待后来学人寻找新的史料确证此字以及本幅形式的内涵。
丁衍庸为改造中国艺术曾提出两个重要的议题,一是“把中国画的线条和墨用到西法画上”,二是对原始艺术的研究,丁氏以为原始或原生艺术看似简洁混沌,实则蕴含后代所有艺术语言之胚芽,具有无限丰富的原创性,最能表达当今人类繁复的情感。《交脚菩萨》与《甲骨文字/兰》恰是完美体现了丁氏油画艺术追求的例证。
扫描二维码
手机浏览本页
回到
顶部

客服电话: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

©2005-2018 zhuoke.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-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