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录号/艺术家:

卫天霖 1934年作 芍药 石榴(双面画)

图录号:811
拍卖信息
拍品名称:
卫天霖 1934年作 芍药 石榴(双面画)
图录号:
811
年代:
1934年作
艺术家:
卫天霖
材质:
石榴(双面画) 木板 油画
作品分类:
尺寸:
48×57cm
估价:
开通VIP查看价格
成交价:
RMB:开通VIP查看价格

HK:610216
USD:80640 GBP:0 EUR:0

拍卖公司:
北京诚轩
拍卖会名称:
北京诚轩 2009 秋季拍卖会
专场名称:
油画雕塑 成交额:2,224.99 万元 成交率:68.81%
拍卖时间:
2009年11月13日
备注:
声 明:
签名:一九三四年.卫(正面)
来源:现藏者直接得自画家家属
卫天霖是早期留日的中国油画先驱,一生作画不辍,以印象派画风享誉艺坛,也因现代主义的画风,不容于被革命现实主义占据的主流文艺界,文化革命爆发后卫天霖毕生千余件作品被抄,绝大多数遭销毁,现仅存两百余件。创作于1934年的《芍药/石榴》,不仅是目前仅见的一幅双面木板画,也是少有署年款的早期静物佳构,其珍贵程度无需赘言。
两面都是画家最擅长的瓶花题材,光、色把握都有独到之处,从中可以看出画家努力建构个人绘画语言所取得的成绩。在谈到卫氏何以钟情于静物时,柯文辉在《卫天霖传》中曾归纳为“便于掌握物体的丰富色彩变化与色彩的协调、统一,即色调、色度的规律,以及情感、质感、量感、民族风格等等”,这幅双面画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论据。
“画家的传记是用他的作品写出来的”
(拍品编号 811-813)卫天霖及其油画创作
卫天霖以对色彩的卓越驾驭着称于现代中国画坛,被称为“杰出的油画大师”(李瑞年语)。作为留学八年国立东京美术学校的高材生,他对印象派技巧有着深刻的体认,而以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个人风格,更是贯其一生。其早期创作以人物画为主,代表作品有《闺中》、《自画像》、《躺着的裸妇》等,中年阶段开始在风景、静物等其它领域进行多方面探索,坚持外出写生,深入研究色彩。50、60年代以后,由于政治环境原因,遂将大部分精力用于静物题材上,将他所倡导的强调视觉感受与主体表现的“色感”观念,发挥得淋漓尽致,画面虽仍属写实范畴,但厚积的颜料,显示出强悍的色彩意识,充满写意性和律动感,表现出画家高昂的生命意志。吴冠中曾评价他的风格“既有印象派画面色彩的和谐、呼应和新鲜感,又具备中国工艺美术中华丽的装饰效果。印象派追求刹那间的印象,重视即兴的手法,卫老与此截然相反,他刻意推敲,一如贾岛的苦吟。”(见吴冠中《回忆卫天霖教授》)
而正是由于卫天霖所坚持的带有印象派特点的绘画语汇,使他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游离于主流美术运动之外,没有得到应有的历史地位。又由于他生性淡泊,不党不群,虽然长期从事美术教育,学生不少,但其声誉仅局限在一个小范围内。这种近乎封闭的创作状态,一方面使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厚积薄发的纯粹艺术境界,但另一方面却也限制了他对画坛的影响力。这到底是一种幸运,还是不幸呢?有的人将他与林风眠相提并论,誉为“中国油画界的两颗星辰,一南一北遥相呼应”,但同时表示“遗憾的是,他的艺术才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,扮演了一个悲剧艺术家的角色”(张仃语)。但此乃特殊时代使然,而艺术史必将重新选择与书写,让曾经寂寞的艺术家得到应有的位置和声誉。
令人惋惜的是文化革命爆发后卫天霖毕生千余件作品被抄,绝大多数遭销毁,现仅存两百余件。这里的三幅作品也就显得尤为珍贵,它们分别代表了他早期和晚期的典型面貌,涉及了风景写生和静物两个卫氏最擅长的领域。
《紫禁城外》(拍品编号813)是1930年代的作品,带有一般写生的典型特征,把握大的空间与色彩关系,凝固作者瞬间的感觉。树木在街道上投下的长长影子与花、叶及琉璃瓦的反光,都刻画得极为精准,显示出作者研究印象派、后印象派外光技巧的心得。而为了传达光感而使用的调子也耐人寻味,特别是建筑背后散发出的一层光晕,在清淡透明的蓝天与繁复跳跃的花树间,构成了一个缓冲与过渡,极为微妙。整个画面显得和谐优美而又充满激情。
而创作于1934年的《芍药/石榴》(拍品编号811),不但是目前仅见的一幅双面木板画,也是卫天霖少有署年款的早期静物佳构。光、色把握都有独到之处,从中可以看出他努力建构个人绘画语言所取得的成绩。在谈到卫氏何以钟情于静物时,有的论者曾归纳为“便于掌握物体的丰富色彩变化与色彩的协调、统一,即色调、色度的规律,以及情感、质感、量感、民族风格等等。”(柯文辉《卫天霖传》),两面静物的艺术效果也都达到了卫氏所说:“接近中国人的感情:温和、舒服”。
《静物》(拍品编号812)创作于70年代,显示出他晚年卓越的创作技巧与炉火纯青的色彩感觉。颜料层,特别是花朵部分,层层堆积,肌理凹凸,具有浮雕感,而由于无数突起而纵横交错的笔痕,堆积出大量细碎的反光面,形成光斑闪烁的空气氛围感,从而营造出一种朦胧惝恍的感觉,有着“花非花雾非雾”式脱离了单纯写实的抒情美感。画家曾反复强调“没有高度的技术就没有艺术”,这幅作品正是这种“技也近乎道”理念的有力证据。
扫描二维码
手机浏览本页
回到
顶部

客服电话: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

©2005-2018 zhuoke.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-1